公司新闻

浅析建筑电气设备抗震设计!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212

近几年,在建筑中使用电气设备逐渐增多,例如,智能化配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照明、电梯等。若出现地震,就会导致这些设备发生损坏。为此,在建筑中要进行安装抗震支撑系统比尚未安装的要有很好的抗震效果,可以将地震发生时位移降低,将抗震性能和效果大大提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加装抗震支撑系统的设备系统相比未安装支撑的系统,地震时位移降低,大大提升了抗震性能与效果。
按照我国最新的地震区域划分图,全国各地区的抗震设防强度在6级以上。现阶段,建筑设计规范给机电设备抗震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包括强制性的规定。根据这些规范和标准,要将建筑的主体和建筑机电设施抗震设计进行协调,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如下:
(1)出现抗震设防烈度低于地震的情况下,机电设施不用进行修理,可以正常运行。
(2)出现抗震设防烈度持平的情况下(50a发生概率>10%),机电设施要采取常规的修理,机电可以继续正常运行。
(3)若出现抗震设防烈度明显高于地震情况下,机电设施不会出现损坏而导致危及生命。
电气系统中抗震设计所包含的项目较多,其中有:地震发生过程的应急系统,设备安装和导体设置,机房和管井的位置选择等方面。根据不同设备要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并不是全部适用于一种方案。另外,在设防标准中,和很多的因素都存在关系,其中有:建筑的场地、建筑的功能,地震动参数和设备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建筑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标准有以下几点:
在建筑电气抗震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明确抗震设防标准和范围,但是在建筑设计规范上在要求上很不明确。电气设备要根据地震发生时,所承担的压力,经济损失等将设防标准进行确定,共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1)在地震出现时,要加强对设备系统的监管,例如,应急通信、应急照明、应急广播等;避免系统出现损坏,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配电系统”等。
(2)在发生地震过程中,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工作,同时损坏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机房等。
(3)针对一般的设备要进行一定的设防措施。其中有建筑电气设计要求,配管的直径不得低于60MM,重力不能小于150N/m,尤其是母线槽和槽盒等。
(4)针对很小的一些设备,例如,插座和开关等小部件。
针对第一和第二种设备要加强重点的设防工作,针对第三类的设备可以根据同等烈度进行设防,针对第四类可以不采取设防。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中有明确显示:针对重要的电力设施要按照设防烈度可以提高一个级别,但实际根本不合理。针对第一类的设备,建筑物没有出现倒塌,就可以进行正常运行,给人员在疏散上提供便利,同时避免出现二次灾害的发生,为此要建立罕遇地震设防。罕遇地震的设防标准和“设防烈度提高1级”不一样,在标准上罕遇地震的设防要明显高于后者。
抗震设计具体做法
电气设备抗震方面有下面四种形式:
第一,若出现地震发生时,应急系统要提前进入应急的工作模式下,例如将地震广播启动,确保应急照明正常工作,同时将燃气关阀门进行关闭等。
第二,出现地震时,要将重要机房,一些质量的设备(发电机组和变压器等),电气竖井等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线路出现抗震缝,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地震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第三,针对一些特殊的设备要根据建筑电气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工作。若需要安装吊架,抗震支架等装置,要在安装的过程中根据规定进行安装,同时要进行导体铺设等环节,提高抗震性。
第四,要想将电气设备的抗震水平有所提高,要使用消能和隔震的设计。消能减震设计是将消能器安装在房屋结构或者机电设备中。利用消能器的变形和速度将结构的阻尼大大增加,同时降低了地震的影响。隔震设计是暗转隔震层在房屋基础上和上部结构间,或者是设备主体和设备间。利用机构的自振周期来降低地震带来的作用。另外,消能器和隔震在资金投入上很大并且过程嫌贵复杂,就需要专门的进行设计。
小编总结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这些电气设备本身损坏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火灾、触电、泄漏、跌落等事故,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且次生灾害超过直接灾害带来的损失。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加装抗震支撑系统的设备系统相比未安装支撑的系统,地震时位移降低,大大提升了抗震性能与效果。